4S店的专用机油坑人么?看看你中招没!
汽车厂家规定,车主必须使用指定的专用机油,否则不予质保。4S店也不允许去维修保养的车主自带机油,理由是自带机油的质量无法保证。
这让许多车主以为,只有专用机油才最适合自己的车。但杭州车主王先生看到外边有名的润滑油才90元一桶,4S店里却要350元的时候,他开始了拨开专用机油迷雾的求证之旅。
保养时被迫使用“专用机油”
王先生2007年10月买了一辆轿车。“自从汽车开回家,我每天坚持自己动手洗车,一到周末就带家人和朋友去郊游。”王先生说,有车的日子是美好的。
一位做润滑油生意的朋友见王先生如此爱车,就送给他两桶某品牌机油,说是最高级别的全合成机油,一定比原车机油爽多了。王先生当即做了更换,果然如朋友所言,车内更安静了,油门更轻快了。
春节前,王先生到4S店做第二次保养,当他向店方要求使用自己用过的那种机油时,结果人家一句话把他挡了回来:必须使用厂家专用机油,否则出现质量问题将不予索赔!
看着外边有名的润滑油才90元一桶,4S店里却要350元,王先生决心要搞清楚所谓的专用油是否真的“专用”。最近一段时间里,他先后拜访了汽车维修专家、润滑油科研机构教授、润滑油公司技术人员和律师,结果揭开了“专用机油”的谎言。
炒作“专用”概念为的是强制消费
曾在日本丰田、美国福特等厂家接受培训的工程师陈锦明指出,汽车厂家本身并不生产润滑油,所谓“××专用机油”,准确地说应该叫“初装油”,最初只是润滑油公司为汽车制造商提供出厂前的装机用油。
在国外,汽车生产厂商通过国际招标,确定了符合温度与黏度要求的某一品牌的机油为专用机油。因为中国汽车售后市场的不规范,这一惯例进入中国后,改头换面为“××汽车专用机油”,再由各汽车制造商采购进入其售后服务系统,演变成为各汽车制造商竞相追逐的盈利项目。
陈锦明认为,润滑油是类似轮胎、雨刷一类的消耗品,是可以互相通用的东西,“所谓专用机油的说法是在误导消费者——似乎不用专用机油,汽车就一定会出毛 病。”这正是生产厂家和4S店耍的把戏。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4S店可以强令消费者使用专用机油,堂而皇之冠上“保护发动机”的美名。目的是想掩盖一种真相:用专用机油的价钱在市场上足以买到更高品质的机油。
不一定适用于正常行驶期的汽车
那么,专用机油的质量是否比外面的更有保障?事实并非如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维修人士说,在汽车出厂和免费保养的时候,专用机油都是免费送你的,当然不能指望这样的东西有多高的质量。更有人直言不讳:专用机油大多是质低价高的东西!
王先生还了解到,初装油更多地只适用于新车在走合期间低间隙、短周期、柔性驾驶等工况环境,普遍呈现高低温跨度小、高温指数低、油膜较稀薄的特征,在制造工 艺上的技术含量较低。消费者购买汽车后更多的行程是在走合期以后,此时的工况与走合期已发生了很大的差别,汽车对润滑油的高温黏度指数、使用周期和油膜强 度等都产生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适用于新车走合期的初装油不一定适用于正常行驶期的汽车。
车主享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某润滑油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告诉王先生,无论任何品牌的汽车,无论汽油发动机还是柴油发动机,无论自然吸气式还是涡轮增压式,无不遵从国际通行的润滑油行业 标准,包括API、SAE、ACEA等。也就是说,汽车的任何一款发动机设计的润滑油使用要求均可对应行业标准,而只要符合该标准的润滑油即可适用于该款汽车。
那么,在同时都能满足润滑设计要求的同品质油品中,车主是否享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呢?
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于建国律师认为,在遵守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凡是非免费项目,用户均享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谁也无权以任何理由剥夺。
如果用户自己选用的润滑油品质等同于甚至高于厂家指定的专用机油,或者说车辆的毛病并非由机油导致,厂家就不能以此为理由推卸其质量承保。
于律师说,汽车厂家或4S店以“专用”为由要求车主消费指定产品,属于霸王条款,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延伸阅读——如何选择适合你的机油
据长期从事汽车维护工作的工程师陈锦明介绍,不管是所谓专用机油或是国际名牌机油,它们都在执行国际通用的机油标准,把机油分成SA、SB……SL、SM等,字母越往后其品质越高,对发动机的保护越好。目前国际上最高的是SM级,我国目前沿用的是美国石油学会的标准。
而温度、黏度等级用数字表示:如“10W30”,“W”表示冬季或多级机油的意思,“W”之前数值越小则表明其低温黏性小,低温启动效果好。而“W”后面的 数值表示机油的高温黏性指数,是指在高温气候下冷车启动时适应大致的温度范围,在这范围内机油能提供和保证浓度、黏度和良好润滑性能。
选用机油的黏度是由使用者当地的气温来决定的。不同环境温度,不同车况应选择不同黏度等级的润滑油,最好选用多级油,四季通用,比如5W40,10W40等。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不会再为厂家的所谓专用机油所迷惑。
机油黏度与温度对应及适用地区表
黏度等级 适应温度适用地域(中国)
稀 5W30 -35℃至30℃新车及北方冬季
∣ 10W30 -25℃至30℃新车及北方冬季
∣ 10W40 -25℃至40℃大部分地区适用
↓ 15W40 -20℃至40℃南方地区
稠 20W50 -15℃至50℃南方热带地区及磨损严重的旧车